拖拖拉拉的,總算是在今天把原著看完了。
前後大概拖了快一年吧,擱在那想到時就拿起來有一陣沒一陣的讀著。
明明不是不好看,明明很喜歡,卻不知怎地總是在閱讀中途想停下來。
但這樣溫吞緩慢的節奏,說不定其實正適合咀嚼日文這樣一個隱晦婉轉的語言。
昨天下午把電影版拿出來複習,意外地心裡還是有什麼被震動到了。
黑木瞳演繹的詩史一直是那樣優雅而充滿余裕,
直到哭著在電話裡對透說,我現在在的地方也看得到東京鐵塔,跟透看著一樣的風景。
總是壓抑自己配合詩史,只為了換得能繼續待在她身邊這點微薄幸福的透,
用同樣帶著淚的苦澀聲音說,但我們畢竟是處在不一樣的兩個地方。
這一幕真的讓我心揪得很難過。
面對年下的戀人,就算逞強也總是不得不表現出所謂大人的氣度,
從來不讓自己即將滿溢的情感彰顯於外。
而當他們彼此都一直知道終究會來的那天成為現實,長久以來的堅強像是被擊碎一地的玻璃,
叫人看著不忍心。
喜美子給耕二的告別也一樣擰得人心好疼。
與詩史成強烈對比,情感表現總是激烈的她,噙淚笑著對耕二說,
一直以來發脾氣的都是我,最後的最後,想看一次耕二生氣的表情。你一輩子,都不要原諒我噢。
耕二揚著眉,該是倨傲的神情,眼底卻透著深沈的悲傷。
「嗯,我真的不會原諒妳。」
天哪我真的打著打著又要哭了。
東京鐵塔的本質其實非關人妻與年下之男的不倫,
而是充滿孤單與無奈的靈魂互相碰撞拉扯、渴求抓住一些什麼好得到短暫救贖。
人與人之間的牽絆啊,那樣美好,卻又那樣孤寂。
今天終於讀完小說後半,其實是很驚訝的,對於原著的平淡。
可以說跟電影幾乎是不同的兩回事吧。改編得很徹底。
但我覺得兩邊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雖然不知道這樣說對原作者是不是一種失禮。
也許是因為我先看了電影,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
但我真的,真的覺得,電影版的選角非常非常適合而巧妙。
詩史真的非黑木瞳不可。
那樣的雍容風華,那樣的淨雅氣質,彷彿年歲不能影響她分毫。
在閱讀原著的過程裡,我最不懂的角色其實還是小島透。
他對詩史的迷戀近乎執念,我不能理解那樣強大而源源不絕的情感從何而來。
但黑木瞳那純淨如白百合的美,卻完全說服了我迷戀她不需要理由。
而岡田准一,我一看到原著裡詩史初次見到透對陽子說的那句,「音楽的な顔をした息子さんね。」
忍不住搖頭嘆息,這角色真的也沒有別人了。
岡田准一的好看,不只建立於五官帥氣那樣簡單。
他具有一種透明的氛圍,安靜憂鬱的眉眼傳達出超齡的深沈,如小說描述般擁有音樂性的氣質。
松本潤的氣質也完全與原著中的耕二如出一轍。
吊兒啷噹的外表下有著不為他人左右的堅強意志,該說是自我中心嗎?
乍看舉止輕浮,其實一直用著比誰都冷靜的目光在審視自己,跟這個索然無味的世界。
總之那個外表喧嚷招搖,骨子裡卻冷漠淡然的調調,真的像極了耕二。
至於寺島忍,第一次看見她就是在這部電影裡,對我來說她完全就是喜美子。
不是很漂亮,但有種倔強的美。感覺好像愛過了,就會一輩子忘不了她。
讓我覺得很精妙的還有平山綾。
其實電影裡她的戲份不算多,但小說越讀越覺得那個神經質的少女形象逐漸鮮明,
彷彿她大眼圓睜,扁嘴瞅著耕二的那副神態就在眼前。
而且如角色般她跟松潤在現實中也真的是同級生,真是讓人心跳加速。
儘管電影版與小說的情節是那樣不同,
我還是覺得它成功的選角,讓我在閱讀的時候多了非常大的樂趣,
可以擅自在腦海中描繪歷然鮮活的畫面。
所以原本是想寫看完原著的心得的,卻不知怎地還是圍繞著電影打轉。
唉真的是很喜歡哪。
雖然幾乎每次看完日本電影或小說都會覺得有種曖昧不清的情緒梗在心頭,好像那樣的結局很不踏實。
不過我還是覺得,隨著慢慢反芻消化,總能有新體會,感動也可以走得更綿長。
所以我還是要繼續自找苦吃並且甘之如飴,哈哈哈。
- Sep 12 Tue 2006 12:12
東京タワ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